NEWS新闻中心

征服癌症的冬奥冠军帕罗特,从病榻到金牌的冰雪传奇

2025-10-28 15:35:34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在奥林匹克的历史长卷中,无数运动员用汗水与坚持书写着辉煌,但马克斯·帕罗特的故事却超越了体育本身——他不仅征服了雪道,更征服了癌症,这位加拿大单板滑雪运动员,在经历了确诊霍奇金淋巴瘤、12次化疗与漫长康复后,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坡面障碍技巧赛场夺金,将生命韧性铸成体育史上最动人的篇章,他的旅程,不仅是个人荣耀的加冕,更是对人类精神边界的终极探索。

噩耗突至:巅峰之上的急转直下
2018年平昌冬奥会,帕罗特以一套近乎完美的动作摘得银牌,被业界誉为“单板滑雪的未来”,正当他全力冲击2022年周期时,2019年的例行体检却带来了毁灭性消息:他被确诊患有霍奇金淋巴瘤。“那一刻,我首先想到的不是滑雪,而是我能否活到25岁,”帕罗特在回忆录中写道,“雪板突然变得很轻,而生命的重力却压得我无法呼吸。”

接下来的12个月,帕罗特的“训练场”从皑皑雪原变成了医院病房,化疗带来的脱发、呕吐与神经剧痛成了日常,但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“化疗计数”视频却始终带着标志性的微笑。“每次化疗都是一次腾空——你不知道落地时是平稳还是跌倒,但你必须相信自己能控制方向,”他在接受采访时比喻道,这段经历意外重塑了他的心理素质:“滑雪时0.1秒的失误可能失去奖牌,而抗癌时0.1%的希望却足以支撑整个人生。”

雪道重生:以癌愈之躯挑战物理极限
2020年10月,帕罗特宣布癌症临床痊愈,仅五个月后,他站上了世界极限运动会(X Games)的起跳台,当外界质疑他是否还能完成三周转体时,他用一枚金牌作出回应——这套动作中包含的“后空翻1440度抓板”,正是化疗期间在脑海中反复模拟的编排,教练马克·麦克莫里斯坦言:“他的肌肉记忆需要重建,但更艰难的是克服恐惧,每次落地时胸腔的震动都会让他本能地联想病情复发,但他学会了与这种恐惧共舞。”

这种“共舞”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达到巅峰,在云顶滑雪公园的决赛中,帕罗特第二滑以“三重空翻接270度转体”组合动作获得90.96分,力压卫冕冠军雷蒙德·杰拉德,当分数亮起时,他跪在雪地里仰天长啸,镜头捕捉到他手套下隐藏的化疗留置针疤痕,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颁奖时特别提到:“今夜的金牌,闪耀着人类对抗逆境的勇气之光。”

科学视角:癌症康复者的运动奇迹
帕罗特的回归背后,是运动医学的重大突破,加拿大休伦湖运动医学中心的研究显示,淋巴瘤康复者通常需要3-5年才能恢复巅峰体能,而帕罗特仅用18个月便完成复出,其医疗团队开发的“低温环境适应性训练法”有效缓解了化疗导致的末梢神经敏感,而基于神经可塑性的“意象训练系统”则帮助他在卧床期保持了90%的动作记忆。

征服癌症的冬奥冠军帕罗特,从病榻到金牌的冰雪传奇

“他的肺活量在化疗后下降了40%,但通过高海拔模拟训练恢复了至97%,这改写了我们对癌症康复者运动极限的认知,”运动生理学家安娜·贝尔特兰在《英国运动医学杂志》上发文指出,更令人惊叹的是,帕罗特在康复期间研发的“无痛着陆技术”——通过增强核心肌群代偿,减少落地冲击对曾受化疗骨骼的影响——现已被纳入加拿大青少年滑雪教学体系。

生命启示:从运动员到抗癌象征
帕罗特的Instagram简介已从“单板滑雪者”变为“癌症幸存者/奥运选手”,他创建的“帕罗特基金会”资助了37项癌症青少年运动康复计划,在蒙特利尔建设的“康复者滑雪营地”已帮助超200名患者通过雪上运动重建生活信心。“雪道教会我的不仅是竞争,更是如何面对失控——就像化疗时你不知道明天会怎样,但依然要调整重心迎接下一个弯道,”他在基金会启动仪式上如是说。

这种哲学也改变了体育界的成功定义,国际滑雪联合会将2023年“年度勇气奖”更名为“帕罗特精神奖”,挪威滑雪名将比尔克·鲁德表示:“他让所有运动员意识到,金牌不是终点,而是传递希望的起点。”就连帕罗特的竞争对手们也深受感染——美国选手雷德蒙·杰拉德在冬奥决赛后坦言:“当他完成最后一滑时,我真心为他鼓掌,有些胜利关乎体育,而他的胜利关乎生命。”

未来征程:冰雪之上的永恒火焰
随着2026年米兰-科尔蒂纳冬奥周期的开启,帕罗特已开始挑战“ quadruple cork 1800”(四周偏轴转体1800度)这一无人涉足的动作,他的训练日志上写着:“癌症给我的最大礼物,是让我明白极限永远不是物理的,而是心理的。”

征服癌症的冬奥冠军帕罗特,从病榻到金牌的冰雪传奇

在圣莫里茨的清晨训练中,帕罗特总会先触摸胸口那道代表重生印记,再踏上雪板,当朝阳映照在雪镜上,那束光既照亮着下一个技术动作的轨迹,也照亮着无数与病痛抗争者的前路,他的故事早已超越国界与领域——正如《时代》周刊的评述:“在帕罗特身上,我们看到体育最纯粹的模样:它不是征服对手的工具,而是人类跨越苦难的翅膀。”

搜索